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生前虽未来过旅顺,但一生第一次出国访问苏联就与苏联政府商谈,归还直接关系中国领土主权的中长铁路、大连港和“守京津之门户,扼渤海海峡咽喉的海陆要塞之地旅顺口”。他还两次登临驻守旅顺海军部队的舰艇并为人民海军题词。
1953年2月24日下午,毛泽东主席迎风冒雨,首次健步登上驻守旅顺的“南昌”号军舰,来到水兵中间,亲切地与水兵握手,观看水兵们的操作,还在舰上挥笔写下了“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的光辉题词。
1958年9月20日,毛泽东主席在长江边上,又再次登上了旅顺海军基地快艇支队的227号鱼雷艇,前往芜湖造船厂视察。(引自《旅顺口之最》)
刘少奇,1898年11月24日生于湖南省宁乡县,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1955年,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根据当时国际、国内形势和军队建设与训练的需要,决定在辽东半岛组织实施“在使用原子、化学武器条件下,集团军和军两级首长、机关带部分实兵的抗登陆战役示范演习”。此次演习,由总参、军事学院组成导演部,叶剑英元帅担任总导演,粟裕、陈赓、邓华、甘泗淇、肖克担任副总导演。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彭德怀、刘伯承、贺龙、聂荣臻、徐向前;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张治中、龙云;党中央和国务院各部门负责人杨尚昆、习仲勋、王首道、黄敬、赵尔陆、吕正操、章伯钧以及高级将领黄克诚、谭政、王树声、肖劲光、许光达等亲临现场观看演习,检阅部队。在视查“鞍山”舰和402潜艇时,刘少奇、邓小平应官兵的要求先后两次联名题词:“同志们,共同努力,为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而奋斗!”“按照毛主席的指示,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
周恩来总理生前曾多次来旅顺,每次都要上白玉山,是登顶白玉山次数最多的党和国家领导人。
1953年2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在旅顺为中国人民海军第一支潜艇部队题写了“遵照毛主席指示,学会潜艇作战”。
1955 年2月23日,周恩来总理为中苏友谊塔奠基题字。
1973年7月31日下午,周恩来总理陪同刚果总统马里安•恩古瓦比少校,参观了旅顺军港。
(引自《旅顺口之最》)
邓小平,四川广安人,1904年8月22日生,原名邓先圣,学名邓希贤。是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核心领导者,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者。
邓小平早年赴欧洲勤工俭学,归国后,他全身心地投入党领导的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斗争。从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先后担任党和军队的许多重要领导职务,为党中央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的实施,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诞生,建立了赫赫功勋,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他所倡导的“改革开放”及“一国两制”政策理念,改变了20世纪后期的中国,也影响了世界,因此在1978年和1985年,曾两次当选《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辽东半岛举行的军事演习期间,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彭德怀、刘伯承、贺龙、聂荣臻、徐向前;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张治中、龙云;党中央和国务院各部门负责人杨尚昆、习仲勋、王首道、黄敬、赵尔陆、吕正操、章伯钧以及高级将领黄克诚、谭政、王树声、肖劲光、许光达等亲临现场观看演习,检阅了部队。在视查“鞍山”舰和402潜艇时,刘少奇、邓小平应官兵的要求先后两次联名题词:“同志们,共同努力,为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而奋斗!”“按照毛主席的指示,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
1983年9月,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来旅顺口视察工作。
彭德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事家,原名彭清宗,字怀归,号得华。
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担任中国工农红军师长、军长、三军团总指挥,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长征后期担任过以毛泽东同志为政治委员的陕甘支队司令员;到达陕北以后,担任过红军前敌总指挥。抗日战争时期,担任八路军副总司令,中共中央北方局代理书记。解放战争时期,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担任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一书记,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一九六五年,担任建设大三线的副总指挥。他曾任党的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政治局委员。他还当选为第一届和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彭德怀是德高望重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和政治家,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卓越领导人之一;他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国防及建设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
1955年2月,以彭德怀、宋庆龄为团长的中央慰问团出席“庆祝苏联建军三十七周年慰问驻旅顺口地区苏军大会”。2月23日,彭德怀、宋庆龄、贺龙、郭沫若、聂荣臻等参加了中苏友谊塔的奠基典礼。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辽东半岛举行军事演习期间,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彭德怀、刘伯承、贺龙、聂荣臻、徐向前等亲临现场观看演习,检阅部队。
贺龙,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和主要领导者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原名贺文常, 字云卿。 湖南桑植人。 他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斗争生涯中,为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建立了不朽功勋。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辽东半岛举行的军事演习期间,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彭德怀、刘伯承、贺龙、聂荣臻、徐向前;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张治中、龙云;党中央和国务院各部门负责人杨尚昆、习仲勋、王首道、黄敬、赵尔陆、吕正操、章伯钧以及高级将领黄克诚、谭政、王树声、肖劲光、许光达等亲临现场观看演习,检阅了部队。
陈毅 ,名世俊,字仲弘,四川乐至人,中国共产党员。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诗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新四军老战士,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第一至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全国政协第三、四届副主席。中共第七、九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文革期间,与四人帮斗争,被诬陷为“二月逆流”。1968年,下放石家庄。1972年去世。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辽东半岛举行的军事演习期间,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彭德怀、刘伯承、贺龙、聂荣臻、徐向前;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张治中、龙云;党中央和国务院各部门负责人杨尚昆、习仲勋、王首道、黄敬、赵尔陆、吕正操、章伯钧以及高级将领黄克诚、谭政、王树声、肖劲光、许光达等亲临现场观看演习,检阅了部队。在视查“鞍山”舰和402潜艇时,刘少奇、邓小平应官兵的要求先后两次联名题词:“同志们,共同努力,为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而奋斗!”“按照毛主席的指示,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
罗荣桓,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缔造者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奠基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党、国家和军队卓越领导人。1902年11月26日生于湖南省衡山县寒水乡南湾村(今属衡东县荣桓镇)。在衡东县荣桓镇南湾村有罗荣桓故居和罗荣桓元帅纪念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中国十大元帅之一。
1963年12月16日病逝于北京。毛泽东作诗《吊罗荣桓》给予高度评价。毛泽东一生写了很多诗词,怀念战友和亲人的作品却很少。《吊罗荣桓》这首七律,应该说是目前可见的毛泽东惟一的一首严格意义上的悼诗,也是毛泽东唯一悼念战友的诗。诗中最后一句“国有疑难可问谁”,足以体现毛泽东对罗荣桓的深厚友情和非凡器重。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辽东半岛举行的军事演习期间,罗荣桓亲临现场观看演习,检阅了部队。”
徐向前,原名徐象谦,字子敬,中国山西五台县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军事家、政治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中唯一的北方人。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辽东半岛举行的军事演习期间,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彭德怀、刘伯承、贺龙、聂荣臻、徐向前;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张治中、龙云;党中央和国务院各部门负责人杨尚昆、习仲勋、王首道、黄敬、赵尔陆、吕正操、章伯钧以及高级将领黄克诚、谭政、王树声、肖劲光、许光达等亲临现场观看演习。
聂荣臻,字福骈,小名双全。四川省江津县(今重庆市江津区)吴滩乡石院子人,中国著名军事家、政治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192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19年10月赴法国勤工俭学,1924年到苏联学习,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被派往上海,协助周恩来将工人纠察队转入秘密活动,后参加南昌起义、广州起义。建国后,历任中央军委秘书长兼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等职,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1992年5月1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辽东半岛举行的军事演习期间,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彭德怀、刘伯承、贺龙、聂荣臻、徐向前;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张治中、龙云;党中央和国务院各部门负责人杨尚昆、习仲勋、王首道、黄敬、赵尔陆、吕正操、章伯钧以及高级将领黄克诚、谭政、王树声、肖劲光、许光达等亲临现场观看演习。
华国锋,原名苏铸,山西省交城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到旅顺博物馆参观。
曾任中共十一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中共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届中央委员。1975年任国务院副总理。1976年4月7日任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后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2008年8月20日12时50分因病医治无效,于北京逝世,享年87岁。
杨尚昆,男,号诚五,四川省潼南县双江镇(今属重庆)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并入上海大学学习。杨尚昆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国家和人民军队的卓越领导人。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辽东半岛举行的军事演习期间,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彭德怀、刘伯承、贺龙、聂荣臻、徐向前;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张治中、龙云;党中央和国务院各部门负责人杨尚昆、习仲勋、王首道、黄敬、赵尔陆、吕正操、章伯钧以及高级将领黄克诚、谭政、王树声、肖劲光、许光达等亲临现场观看演习。
1992年5月2日,国家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杨尚昆来旅顺口区视察,并为旅顺口题词:军民共建旅顺口。
习仲勋祖籍河南省邓州市,生于陕西省富平县,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我军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人,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建国以来长期主持西北党、政、军全面工作。1959年4月任国务院副总理兼秘书长,负责国务院常务工作。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书记处书记,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第五、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习近平之父。
2013年10月9日,甘肃省在陇南市两当县举行纪念习仲勋同志诞辰100周年暨两当兵变历史地位座谈会,回顾习仲勋同志光辉革命历程,重温两当兵变的革命历史,深切缅怀习仲勋等革命先辈的历史功绩。
2013年10月15日,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为纪念习仲勋同志,经中央批准,中央党史研究室编辑了《习仲勋文集》《习仲勋纪念文集》《习仲勋画册》。这三种图书近日已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辽东半岛举行的军事演习期间,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彭德怀、刘伯承、贺龙、聂荣臻、徐向前;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张治中、龙云;党中央和国务院各部门负责人杨尚昆、习仲勋、王首道、黄敬、赵尔陆、吕正操、章伯钧以及高级将领黄克诚、谭政、王树声、肖劲光、许光达等亲临现场观看演习。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乳名文豹,笔名沫若、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1892年11月16日出生于四川乐山沙湾,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任校长、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
1914年,郭沫若留学日本,在九州帝国大学学医。1921年,发表第一本新诗集《女神》;1930年,他撰写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1949年;郭沫若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会主席。
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历史研究所第一所所长、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中日友好协会名誉会长、中国文联主席等要职,当选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二、第三、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1954年,郭沫若先生为旅顺博物馆亲笔题写馆名。1955年2月23日在旅顺举行中苏友谊塔奠基典礼,彭德怀、宋庆龄、贺龙、郭沫若、聂荣臻等参加了奠基典礼。周恩来总理为基石题写了碑文—“中苏友谊塔奠基”,郭沫若在典礼上讲话。
1978年6月12日,因病长期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终年86岁。
1989年10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来旅顺视察,接见了驻军和地方党政领导。
1994年10月,国务院总理李鹏来旅顺视察工作。
1994年是中日甲午战争一百周年,旅顺口区区委、区政府为祭奠和告慰百年前被日军屠杀的近区两万名遇难同胞,发动群众第四次重修万忠墓,并新建了万忠墓纪念馆,于1996年对外开放。李鹏同志亲笔题写了馆名。
2003年5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胡锦涛来旅顺视察工作。
2003年8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来旅顺视察。
毛泽东
刘少奇
周恩来
邓小平
彭德怀
贺龙
陈毅
罗荣桓
徐向前
聂荣臻
华国锋
杨尚昆
习仲勋
郭沫若
江泽民
李鹏
胡锦涛
贾庆林